经责一处:打造“四强”党支部,推动审计工作提质增效
在重庆市“一区两群”经济监督的前沿阵地,在守护国家财经纪律的关键领域,活跃着一支忠于职守、不畏艰辛,全力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的审计队伍——它就是重庆市经济责任审计一处党支部。支部15名党员紧紧围绕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,深入践行“政治功能强、支部班子强、党员队伍强、作用发挥强”的“四强”党支部建设目标,着力打造出一支信念坚定、业务精通、作风务实、清正廉洁的审计铁军。
一、夯实党建责任,打造政治建设定盘星
党支部始终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、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作为首要任务,坚持支委领头学和党员跟进学相结合、“三会一课”集中学和审计现场自主学相结合,着力提升理论学习时效性、系统性和针对性。坚持抓住重要内容持续督学,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、中央审计委员会历次会议精神、市委审计委员会历次精神作为重点学习内容,结合经责审计工作,引导、督促支部党员在学习过程中深入思考被审计对象“应该做什么”“做了些什么”“做得怎么样”,保证支部理论学习的强度和深度。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来,支部讲党规党纪专题党课3次,日常注重加强审计现场和“八小时之外”管理,做好日常督促提醒,切实筑牢廉政“防火墙”,确保审计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。
二、突出战斗堡垒,把好支部建设方向盘
审计现场在哪里,党旗就飘扬在哪里。对于经责一处党支部而言,这句话不仅是一句口号,更是他们工作生活的写照。由于承担着繁重的区县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任务,不是在区县,就是在奔赴区县的路上。面对常年出差、时间紧张、任务繁重的挑战,经责一处党支部对照“红岩先锋·四强支部”建设标准,将党建的根深深扎进每一个审计项目。近年来,经责一处常常同时开展两个审计项目,如渝中和酉阳、涪陵和黔江。支部书记带头转战两地,支委一班人即便分处不同的审计现场,仍然时刻保持密切沟通,确保支部工作不断档、责任不悬空。在实际工作中,严格落实审计项目凡有3名以上党员必组建临时党支部的规定,面对偏远村镇的延伸调查,党员同志总是主动请缨,带头啃硬骨头,用实际行动诠释责任担当。
三、坚持激励关怀,增强队伍建设向心力
在事业上积极为干部搭建成长平台,激发队伍活力。每年年初复盘往年开展的审计项目,围绕经济责任审计重点难点问题,组织开展专题业务培训、案例研讨。支委班子和业务骨干积极发挥“头雁”作用,在急难工作任务中率先垂范。通过树榜样、立标杆,引导大家对工作中的瓶颈开展头脑风暴,围绕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,明思路、出主意、解困惑。安排由经验丰富的党员业务骨干在审计一线“传帮带”,加速年轻干部成长成才。在生活中对同志们加强思想关怀,疏导心理压力。支部书记、副书记、支委成员利用交通途中、审计间隙,因人因地制宜,开展交心谈心,发现有人情绪低落或身体不适,及时关心,调整分工或安排休息。阶段性压力大的时候,支部鼓励大家相互打气、分享乐趣、倾述烦恼,建立轻松交流的工作生活氛围。
四、党建业务相融合,形成作用发挥助推器
党支部组织全处同志从政治理论学习出发找思路、定重点,从审计成果出发找差距、查不足;坚持党建工作和审计业务“双清单”管理,组织专人对照市局机关党委工作要点、理论学习和工作安排等文件,梳理形成党建工作清单,根据审计项目安排和现场实施情况,制定审计业务清单。将责任明确到人、细化到月,确保党建的规定动作在项目实施时做到位。探索建立“党建+研究型审计”模式,鼓励党员围绕经济责任审计中的普遍性、倾向性问题开展深度研究,成立由党员业务骨干牵头的课题小组,从体制机制层面剖析问题,提出对策建议,形成高质量审计专报和信息,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重要参考。注重加强与纪检监察的协作联动,与被审计单位开展联建共建活动,推动审计结果运用,提升审计监督的威慑力和影响力。
支部带领全处党员聚焦权力运行和责任落实,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,严肃查处重大违纪违法、损失浪费、风险隐患等问题,有效发挥了经济责任审计在规范权力运行、促进反腐倡廉、推动深化改革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。(经责一处曾松)


首页
政务公开
渝快办
互动交流